| | 添加收藏 / 设为首页
首页 法院概况 机构设置 新闻中心 司法公开 诉讼指南 案例评析 法苑文化 人民陪审 预算公开 决算公开 视频在线 民意沟通 执行信息公开 党史学习教育 队伍教育整顿 困境企业司法挽救

 

谈感悟话心声 | 望奎法院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青年干警说(一)

发布时间:2025-09-15 10:49:36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望奎法院组织干警观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以及电影《南京照相馆》等相关内容。通过这些活动,望奎法院青年干警们深受触动,他们心中有许多感想想要抒发,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声音。


民事审判庭法官助理倪伟

19968月出生,毕业于黑龙江科技大学财务管理专业。

于方寸光影间,见不屈抗争魂

电影《南京照相馆》以一种独特且细腻的视角,将南京大屠杀这段沉重的历史缓缓铺陈在观众眼前。影片没有宏大战争场面的堆砌,而是聚焦于一家小小的照相馆,却让我真切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人性的光辉与正义的力量,内心久久无法平静。

影片开场,便将我拽入1937年那个风雨飘摇、深陷苦难的南京城。吉祥照相馆里,一群平凡如蝼蚁的百姓,在日军的残暴统治下只求卑微求生。他们被迫为日军冲洗照片,在暗无天日的生活里小心翼翼地喘息。可当罪证底片出现在眼前,那些触目惊心的屠杀画面,如同一把把利刃,刺痛了他们的良知,也点燃了内心深处反抗的火种。

     邮差阿昌,起初只是个在恐惧中颤抖的小人物,双手因害怕冲洗底片而不停哆嗦。但随着对日军暴行的亲眼目睹,他内心的怯懦逐渐被愤怒与勇气取代,成长为守护真相的无畏勇士,最终用生命捍卫了正义。照相馆老板老金,面对日军的威逼利诱,毅然决然地将底片缝入衣襟,以生命为代价,守护这份血证,只为让历史真相大白于天下。还有戏伶林毓秀,水袖藏刀,宁死不屈,在绝境中展现出非凡的坚韧与气节。这些平凡人在生死抉择面前,没有丝毫退缩,他们的每一个举动都诠释着人性的伟大与对正义的执着坚守。

在观看影片时,有两个场景令我尤为动容。其一是众人在日军的胁迫下拍摄虚假的“亲善照”,一边是侵略者虚伪的笑容,一边是百姓们强压的悲愤与恐惧,这种强烈的对比,将侵略者的丑恶嘴脸与被压迫者的屈辱展现得淋漓尽致。其二是老金一家藏身地窖,通过那些冲洗出的底片,第一次直面日军的暴行,他们眼中的震惊、愤怒与悲痛,深深刺痛了我的心,也让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与无情。

《南京照相馆》不仅仅是一部电影,它是历史的见证,是对那段惨痛记忆的深情回望。它让我明白,历史虽已远去,但伤痛永远不能被忘却,正义终将战胜邪恶。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更应铭记历史,从先辈们的抗争中汲取力量,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以实际行动传承和弘扬他们不屈不挠的精神,让历史的悲剧永远不再重演

当灯光亮起离场,那些定格在记忆中的画面——暗房里的红光、显影盘里浮现的真相、阿泰最后的微笑——已然成为我们集体记忆的一部分。暗房里的光证明了电影“记忆媒介”的独特价值:它不仅记录历史,更让每个观众在电影里找到自己的位置,形成“民族脊梁”的共鸣。《南京照相馆》不仅是一部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电影,更是一堂关于如何记忆历史、如何做人的深刻课程,像暗房里那束不灭的微光,照亮着我们前行的路。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影片暗房里的微光恰似当代青年的历史明镜。阿昌等人用生命守护的底片,警示我们:民族记忆需要主动留存,而非被动接受。当片尾秦淮河水的血色画面渐变为晨光,完成从创伤叙事到和平愿景的跨越,呼应"勿忘国耻,吾辈自强"的时代命题。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