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添加收藏 / 设为首页
首页 法院概况 机构设置 新闻中心 司法公开 诉讼指南 案例评析 法苑文化 人民陪审 预算公开 决算公开 视频在线 民意沟通 执行信息公开 党史学习教育 队伍教育整顿 困境企业司法挽救

 

谈感悟话心声 | 望奎法院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青年干警说(四)

发布时间:2025-09-15 11:14:33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望奎法院组织干警观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以及电影《南京照相馆》等相关内容。通过这些活动,望奎法院青年干警们深受触动,他们心中有许多感想想要抒发,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声音。


战朋月

199810月出生,毕业于黑龙江东方学院,现任综合办公室出纳。

暗房微光铸正义 山河泣血证国殇

昏黄黯淡的灯光,缓缓流淌的显影液,一张张承载着无尽苦难与不屈抗争的照片在暗房中逐渐显影。电影《南京照相馆》将镜头对准1937年南京沦陷后的一家小小照相馆,以微观视角勾勒出那段山河破碎、血泪交织的沉重历史,透过片中人物的命运起伏与抉择,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平凡人在绝境中爆发出的伟大力量,以及守护历史真相的坚定信念。

影片伊始,呈现出的是一幅在日军铁蹄下,百姓为求生存而惶惶不可终日的景象。邮差阿昌,原本只是乱世中一个为生计奔波的小人物,因未赶上出城邮车,阴差阳错躲进吉祥照相馆,为了活命,被迫在日军翻译的监视下为日本军官冲洗底片 。最初,他满心都是对死亡的恐惧,双手颤抖地操作着,只想苟且偷生。可当那些记录着日军血腥暴行——同胞被砍头、活埋、妇女被奸淫的底片映入眼帘,阿昌内心深处的良知被瞬间唤醒。他从一个怯懦的旁观者,逐渐转变为勇敢的抗争者,不仅暗中加洗底片留存证据,还在与日军周旋时,尽显智慧与无畏,那句用日语喊出的我们不是朋友,掷地有声,喊出了中国人的骨气与尊严。

在阿昌蜕变的同时,照相馆内的其他人也在经历着灵魂的洗礼。照相馆老板老金,本一心守护家人与照相馆,可当看到日军的罪证照片后,意识到再多活几天若是以粉饰暴行为代价,那便不再是生存,而是与侵略者的共谋。于是,他果断提议将记录罪行的底片缝入衣襟,约定逃生者呈交法庭,出城时,更是毅然断后,用生命为林毓秀和幼子突围争取时间。他举起相机,怒视日军,那一刻,相机成为他捍卫正义的武器,虽无法射出子弹,却承载着他对侵略者的满腔怒火与对真相的坚守。

林毓秀,一个怀揣电影明星梦的戏曲演员,城破后被迫为日军唱曲,受尽屈辱。从最初为了生计与日军合作,到后来目睹日军摔婴等暴行后彻底觉醒,她用一针一线将底片缝进旗袍,哪怕身处绝境,也从未放弃保护证据。她的转变,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弱女子在民族大义面前的坚韧与担当,谁说商女不知亡国恨,她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国之不存民将焉附的道理。

电影落幕,可那些画面却久久在脑海中回荡。它让我们明白,历史的长河中,英雄并非遥不可及的神话,而是一个个,用平凡之躯扛起历史重任的普通人。如今,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虽远离了战火硝烟,但那段历史不应被遗忘。我们应铭记影片中传递出的精神,珍视和平,坚守正义,从先辈们的抗争中汲取力量,让历史的悲剧不再重演。因为,只有铭记历史,方能更好地前行;只有守护真相,才能告慰那些在苦难中逝去的灵魂 ,让民族精神在岁月长河中熠熠生辉,世代传承


 
 

 

关闭窗口